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

第十週業界講師上課心得

  今天聽了愛迪斯業界教師-胡啟彥先生的講授,吸收了許多科技新知識,
對於於現代科技的創新與應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
  Intent of ThingsIOT)物聯網的技術,可搜尋附近的特定物,像是身在博物館,並可應用此技術搜尋欲看展物,讓參觀者達到更有效率的觀看;在超市買日常用品時,會有新訊息跳出來告知消費者,介紹近期日用品的最新訊息;燈泡壞掉提前通知。
  有提到帶給生活便利的NFC感應鑰匙圈,及在博物館中,QRcode可以應用於闖關遊戲,當走哪一關即可做一次集點紀錄。
 
「夜市Ubike」專案中,Arduino裝於腳踏車上,讓使用者騎此車時,螢幕上的場景可以像是在逛夜市般,隨著使用者腳踩踏板,畫面中的夜市場景也跟著前進,不僅可以認識夜市的路也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,感覺還蠻棒的;介紹到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中的導覽裝置,印象深刻的有一個牆面是很大的觸控牆,可以讓多位使用者同時瀏覽館內展物,並當觀看到喜歡的展物時,可以透過手機裝置記錄起來,作為專屬的導覽路線;許多虛實互動的裝置,讓參觀者不只欣賞到靜態的展物,也可增加互動性增加趣味性。
 
印象很深刻的一項作品,是一幅靜止的畫作,將螢幕藏在畫板後,運用陀螺儀與Unity 3D的技術,讓畫中平常靜止的蘋果,隨著將畫框旋轉,而掉落下來,彷彿畫作的靜物如真實世界的蘋果有地心引力。
 
儘管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,當病患面臨需要開刀時,這時的心情除了需要被安慰之外,也需要術前的先備知識讓病患真正的了解到手術前需要知道的事項,不僅減少醫療糾紛,也安撫了病患開刀的不安心情,而有別於傳統的醫師用言語和病患口頭說明,讓病患觀看術前說明的動畫,使病患對於手術的流程更為清楚,更能安心的進行手術;在醫療教學上,大腦神經模擬教學,將神經的位址與粗細透過電腦運算,立體的模型呈現在螢幕上,協助在學習此領域的學生,更能有一個畫面能透過此,觀看到大腦的每條神經位置,而加深印象。
  電競比賽場地辦在台北小巨蛋,觀眾的加油棒上附上LED感測器與訊號接收器,隨著DJ透過鍵盤的控制,觀眾手中的加油棒也跟著變換顏色,有帶動氣氛的效果。
 
projection mapping」實體投影,3D虛擬科技技術應用於各方面,有別於傳統的滑鼠鍵盤操作,將影像投影於實體中,更有身歷其境的效果;像是一台靜止的LANCER汽車,影像投影於其中,讓LANCER汽車有動與靜的效果;模擬火車駕駛,小小的螢幕可看到火車行駛中的風景,以及「安麗溜冰」專案中,水波紋投影於冰面上,波紋追隨著溜冰者而流動,投影的鯨魚也優遊於水面中,隨著影像的變換,場景也跟著從原本湛藍的海底,轉換成木質地板的籃球場,而溜冰者也搖身一變為籃球員;金山核能發電機的構造,運用Unity寫影像控制系統,控制影像投影在實體上,與早期的LED硬體有不一樣的呈現;「防災模擬系統」專案中,旋鈕設計為控制調節雨量,當使用者將雨量調大時,增加土石流的危險性,也提高對於天災的警覺心。
 
「繼承者之物」專案中應用到「Unity」技術及「3D主動式立體投影技術近來有一項新技術,用於眼球與臉部追蹤,可將臉部動作記錄下來,並套用於動畫模型上,讓動畫模型人物動作更流暢,表情更擬真;今天學到很多收穫還蠻多的,謝謝小葉老師這麼用心的讓我們有這個機會能夠聽業界講師的授課,也謝謝業界教師胡啟彥先生這麼用心的演講,讓我們學習到很多東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